-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525557
- 2版
- 280257
- 44250282-9
- 平装
- 16开
- 2019-09
- -
- 440
- -
- -
- -
- -
- -
- B5
- 哲学
- 本科
- -
- -
- -
- -
前辅文
导论
一、西方哲学史的研究对象
二、西方哲学史的发展阶段
三、西方哲学史的发展线索
四、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篇 古希腊罗马哲学
导言
第一章 古希腊早期哲学
第一节 伊奥尼亚派
一、泰勒斯的 “水本原”说
二、阿那克西曼德的 “无定”说
三、阿那克西米尼的 “气本原”说
四、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第二节 毕达哥拉斯派
一、“数本原”说
二、宇宙的观念
三、灵魂的净化与和谐
第三节 爱利亚派
一、色诺芬尼
二、巴门尼德
三、芝诺悖论
四、麦里梭悖论
第四节 原子论
一、原子论的前驱
二、原子和虚空
三、必然与偶然
四、感觉与理智
第二章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
第一节 智者运动
一、智者的特点
二、自然说和约定说
三、普罗泰戈拉
四、高尔吉亚
第二节 苏格拉底
一、“认识你自己”
二、“德性就是知识”
三、“精神助产术”
四、“小苏格拉底派”
第三节 柏拉图
一、理念论
二、晚期思想的发展
三、政治哲学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一节 物理学
一、运动的 “三本原”和 “双重本质”
二、四因说
三、位置和时间
四、天界与地界的区分
第二节 形而上学
一、对理念论的批判
二、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
三、“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
四、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
五、实体的形式和质料
六、最高实体
第三节 心理学和认识论
一、灵魂的三种功能
二、感性认识
三、理性认识
第四节 伦理学
一、幸福主义
二、德性伦理学
三、中道学说
四、政治伦理观
第四章 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哲学
第一节 伊壁鸠鲁派
一、原子论的自然观
二、快乐主义的伦理学
三、自然演化和宗教批判
第二节 斯多亚派
一、自然哲学
二、自然法
三、“按照自然生活”
四、罗马时期的斯多亚派
第三节 怀疑派
一、“十式”论
二、悬搁判断
三、不动心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一、三大本体
二、灵魂的堕落和升华
三、新柏拉图主义的宗教化
第二篇 中世纪哲学
导言
第五章 教父哲学
第一节 早期教父哲学
一、护教士的哲学观
二、信仰主义
第二节 奥古斯丁
一、对柏拉图主义的改造利用
二、时间学说
三、奥古斯丁的神正论
四、历史神学
第三节 黑暗时代里的哲学思想
一、波埃修
二、伊里金纳
第六章 经院哲学
第一节 早期经院哲学
一、辩证神学
二、安瑟伦
三、阿伯拉尔
第二节 经院哲学的发展
一、阿拉伯亚里士多德主义
二、拉丁阿维洛伊主义
第三节 托马斯
一、哲学和神学的区分
二、“五路”证明
三、存在和本质的区分
四、认知和意欲
五、道德和自然法
第七章 中世纪的唯名论与唯实论
第一节 早期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
一、关于共相的三个问题
二、经院哲学初期的争论
三、阿伯拉尔的概念论
第二节 13 世纪的唯实论和唯名论
一、托马斯的唯实论和质料观
二、罗吉尔·培根的 “个别实体”和 “实验科学”思想
三、司各脱的 “此性”和意志主义
第三节 奥康主义
一、指代逻辑
二、“奥康剃刀”
三、证据知识和自明知识
四、奥康唯名论的理论运用
五、经院哲学的分裂和衰落
第三篇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
导言
第八章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的思想文化背景
第一节 人文主义思潮
一、人文主义价值观
二、古典学的兴起
三、马基雅维利的人本思想
四、人文主义的宗教改革思想
五、抵制思想专制的怀疑主义
第二节 古典哲学的复兴
一、费奇诺
二、皮科
三、库萨的尼古拉
四、世俗亚里士多德主义者
第三节 宗教改革运动
一、路德
二、闵采尔
三、加尔文
四、新教精神的影响
第四节 近代科学革命的历程
一、自然哲学的演变
二、“秘术”的实用技术观念
三、自然科学的新范式
第九章 近代西欧哲学的开端
第一节 弗兰西斯·培根
一、唯物主义经验论
二、“知识就是力量”
三、“四假相”说
四、实验科学方法论
第二节 笛卡儿
一、普遍科学的方法论
二、奠定知识基础的普遍怀疑
三、“我思故我在”
四、天赋观念 __________
五、物质实体的本质与存在
六、心灵和物质二元论
七、伽桑狄的批判和笛卡儿主义
第三节 霍布斯
一、机械唯物论
二、感觉经验论
三、社会契约论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第一节 斯宾诺莎
一、真观念与几何学的方法
二、实体和自因
三、属性和样式
四、心物平行论
五、情感和幸福
六、民主政治思想
第二节 莱布尼茨
一、对经验论的批判
二、逻辑方法论
三、两种真理
四、单子论
五、“预定和谐”
六、神正论
七、沃尔夫的理智形而上学
第十一章 英国经验论
第一节 洛克
一、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二、双重经验论
三、物体的两种性质与两种性质的观念
四、“名义本质”和 “实在本质”
五、社会契约论
第二节 贝克莱
一、捍卫宗教的立场
二、存在就是被感知
三、“物质是虚无”
四、上帝和心灵
第三节 休谟
一、人性哲学的宗旨
二、印象与观念的区分
三、知觉联想关系
四、实体不可知论
五、对因果必然联系的怀疑
六、自然主义的解释
七、情感主义的道德观
第四节 苏格兰常识哲学
一、观念理论的批判
二、常识原则
第十二章 18 世纪法国哲学
第一节 启蒙主义者哲学
一、培尔
二、梅叶
三、孟德斯鸠
四、伏尔泰
第二节 百科全书派哲学
一、拉美特利
二、狄德罗
三、孔狄亚克
四、爱尔维修
五、霍尔巴赫
第三节 卢梭
一、自然和文明的对立
二、良心论
三、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四、“公意”学说
第四篇 德国古典哲学
导言
第十三章 康德的批判哲学
第一节 纯粹理性批判
一、哥白尼式的革命
二、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三、先验感性论
四、先验分析论
五、先验辩证论
第二节 实践理性批判
一、善良意志
二、定言命令
三、实践理性的公设
第三节 判断力批判
一、反思判断力
二、审美判断力批判
三、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第十四章 费希特哲学与谢林哲学
第一节 费希特
一、知识学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倾向
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三、知识学的原理
四、理论知识学与实践知识学
五、后期知识学的变化
第二节 谢林
一、对费希特哲学的批判
二、自然哲学
三、先验哲学
四、同一哲学
五、启示哲学
第十五章 黑格尔哲学
第一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一、对近代以来形而上学的批判
二、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总结
三、建构哲学体系的思路
第二节 精神现象学
一、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原理
二、意识
三、自我意识
四、理性
五、精神
六、宗教和绝对知识
第三节 逻辑学
一、首尾贯通的螺旋式上升的体系
二、存在论
三、本质论
四、概念论
第四节 哲学全书的体系
一、自然哲学
二、精神哲学
三、作为哲学自身的哲学史
第五节 法权哲学
一、法权和自由意志的实现
二、抽象法
三、道德
四、伦理
五、历史哲学
第六节 黑格尔学派的解体
一、黑格尔学派的分化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解体
第十六章 费尔巴哈哲学
第一节 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一、唯心主义批判
二、黑格尔哲学的神学本质
第二节 唯物主义的 “自然学”
一、自然是感性的实体
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 'A1瓄
三、人是身心统一体
第三节 人本学
一、人在自然界的地位
二、人是感性存在
三、基督教的本质
四、爱的宗教
第四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一、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二、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
三、对青年黑格尔派意识形态的清算
四、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结束语
一、西方哲学与人的认识的发展
二、西方哲学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四、西方哲学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